中国历代王朝对服饰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准。这种等级之差到清代更加森严,从皇帝及皇族宗室戚属,至文武一品至九品官员,以及进士、举人等,除箭袖、蟒袍、披肩、翎顶为王公大臣的朝服外,其他服饰的四季色彩、质料以及应用场合,都有严格的定制,绝不可有半点马虎。
清兵入关取代明朝的第二年(1645年),顺治帝即颁市“剃发令”,以武力严令汉族臣民按照满族的习俗剃发易服,所谓“留头不留发,留发不留头。”此时的辫子是归顺清廷的标志,而留发、束发则成了捍卫汉人千秋祖业的象征。之后为缓和民族矛盾,清王朝在推行官民服饰之制时,采纳了明朝遗臣金之俊的建议,实行“男从女不从,生从死不从”等十从十不从的措施,使某些汉族明代服饰得以保存。
鸦片战争使中国敞开大门,洋装进入中国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习惯了宽腰博带的中国人鄙视紧身细管裤洋装。19世纪末,一些归国的留学生和在国内为洋人做事的买办穿起了西服,但一般国人看不惯,称他们是“假洋鬼子”。当上海的妇女开始追求紧身合体的服饰时,也有人出来责骂,说这种样式“衣瘦如竹管,后露臀前露乳”,简直是自甘堕落。然而到20世纪初,尤其是经过维新运动的洗礼,中国人开始能接受洋装了。1905年,清王朝仿照西洋军队训练新军,并参照西洋和日本的军人制服,进行了军装改革。当时包括袁世凯、段祺瑞等在内的一批军人穿起了洋式军装,令人观感一新。只是脑后都还拖着条辫子,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。
辛亥革命使中国人从头到脚面目全新
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愧为一次伟大的革命,因为它不仅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,而且也使中国人从头到脚面目全新。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的新礼服标准是:男子大礼服为西服,有昼夜之分,戴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。常礼服可以着西服,戴有檐的圆顶帽;也可着中式,穿传统的长袍马褂便装。女子礼服是:长与膝齐的对襟长衫,有领,左右及后下端开衩,周身加以刺绣,下身着黑裙。20年代,民国政府又确定:男子礼服为中山装,女子礼服是旗袍。
随着呢绒、洋绸等物美价廉的“洋布”衣料及国外服装源源而来,中国土布被渐渐取代了。当时的时髦装饰,男子是礼帽、手仗、眼镜和怀表;妇女们则去了发髻,农村姑娘梳起大辫子,城市妇女开始流行烫发,着上衣下裙或新式的旗袍。并模仿西方女子的束腰凸胸,在中国流行了几百年的三寸金莲也开始被高跟鞋所取代。
民国时期中国服装的流行趋势,在样式和用料上都与西方国家差别不大,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少数有权势、有地位、有身份、有钱人家的太太、小姐和先生们身上。一般百姓、特别是在广大乡村,依然自己纺线、织布、刺绣、缝衣、做鞋,穿着依然延续着明清时代甚至更远年代的传统样式,即使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外面的影响,也仅仅是一些不碍大体的改变。
1949年新中国初建,解放军官兵受到爱戴,“劳动最光荣”成为新时代的口号。于是,军管会干部所穿的灰色中山装、军人服装以及劳动工装成了时髦的装束。过去衣着高贵者趾高气昂地出现在公共场所,如今却是朴素的劳动者更自在。于是,很多人把西服、长衫改做成中山装或军服干部装样式,有的把西服穿到了里面,外面罩上了干部服。妇女的旗袍因被认为与劳动妇女、职业妇女的生活时尚不符而逐渐悄悄地离去,代之而起的是苏式的列宁装和布拉吉(连衣裙)。
建国初期,中国服饰受前苏联的影响最大。军队中的女干部穿着大翻领、偏襟、斜插口袋的列宁装,与短发配合,给人以一种整洁利落、朴素大方的感觉。列宁装先在一些革命干部学校流行、随后扩展到大学,很快又流入社会,形成风气。在中国流行的苏式服装还有一种乌克兰式套头衬衣,苏式的船形军帽也戴到了中国士兵的头上。
“文革”时,军装是最时髦、最体现革命化的服装
在新中国建立的头几年,西装和旗袍还被动员作为参加“十一”、“五一”盛典游行的服装。但1966年“文革”开始后,西装彻底离开了中国人,不分年龄、职业、身份、地位甚至性别,大家都穿上了中山装或干部装,连威武的西式元帅服也被视为不利于官兵关系而在“文革”前消失了。
60年代,国家遭受自然灾害,粮食、棉花大量减产,人们买服装、棉布、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。为了尽可能地节约,服装一般选择结实的布料和耐脏的颜色。父母给孩子添衣已顾不上全身和美观,而是要考虑孩子还要长,衣服大一些,可以多穿几年;孩子多的家庭,还要考虑大孩子穿新的,之后弟弟妹妹可以接着穿。孩子们盼望过春节,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,过节可以穿上新衣服。3年困难时期,蓝、灰、黑色服装更普遍了,季节不分、男女无异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。
1966年“文革”开始,毛泽东穿上军装,戴上红卫兵袖章,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了数以千万的红卫兵。受到鼓舞的女学生们把长辫子剪成短发,梳成两个小辫子(俗称“小刷子”),戴上军帽,穿上军装,腰扎皮带,足蹬解放鞋,几乎和男同学是一个模样。那时,军装是最时髦、最体现革命化的服装,谁都想搞到一套,没有全套,半身也行;没有新的,旧的也行,而且越旧越说明是老资格。当时,最威风的服装组合是:一身将校呢的军官服,有时外罩一身蓝干部装,足蹬一双高腰白色“回力”牌篮球鞋。回力鞋价格在10元人民币左右,而当时,广大工薪阶层月收入只有四五十元,对多子女的家庭来说,这无疑是个难以接受的数字。
男子的西装不能穿了,只有大同小异的学生装、中山装;女子的头发不能烫了,裙子也不敢穿了。男女老少或者穿着肥肥大大的绿色军装,或者是“一身蓝”、“一身灰”的中山装和它的变异服装。而男装和女装仅在领子、口袋和腰身上略有区别。只有在夹道迎接外宾时,女学生、女职工为完成政治任务,把花裙子套在裤子外面。等外宾快到时,把裤腿卷起来;外宾车队过后,再匆忙将裤腿放下,把花裙子脱下,叠起来放入包中。
戴外国商标的蛤蟆镜,穿花格衬衫、喇叭裤,曾被视为“二流子”的形象
也许是因为中国人的服饰在国际场合不太像样子了,1974年,江青亲自组织人马,设计了一套号称集唐宋元明各朝服饰之大成的“江青裙”作为“国服”,下令出国的演员和代表团的妇女都穿这种服装。然而,这种服装样式群众实在反感,私下里有人说它:“上半截像男,下半截像女,后面看像尼姑,前面看是和尚;短不短,长不长,大娘穿了成闺女,闺女穿了成大娘。”因此未能流行。
1978年,中国终于对外开放了,中国人重新获得了服饰穿戴的自由。喇叭裤最先在年轻人中间流行,但由于它来得太突然,人们一时难以适应,同时与中国人的身材、体型也不大适合,因此遭到多数人的冷眼和排斥。在许多漫画中,戴外国商标的蛤蟆镜,留长头发、大鬓角、小胡子,穿花格衬衫和紧绷臂部的大喇叭口裤的,是典型的“二流子”形象。
80年代,国家领导人带头穿上了西装,随即在全国范围内,从各级领导到乡村打工仔,都穿起了西装,不过,乍一恢复的“西装热”总让人感到不大协调,西装也做得有些不对劲儿,好像不是自己的衣服。若干年过去了,着西装已很平常,但档次却相差悬殊了,衣服重新开始作为一个人身份、财富和成功的标志,出现在各种盛典和社交场合。
西装热也带动了时装热,人们的穿衣观念发生了变化。高跟鞋、旗袍又重新流行起来,青年人惊讶地发现,原来中国也有旗袍这种体面高雅的时装。之后,服装流行风一浪高过一浪,从80年代的牛仔裤,到90年代的文化衫、休闲装,国外各种款型的牛仔裤、乞丐装、披肩装、半截装等你方唱罢我登场。
在新旧世纪交替时节,从众的着装观念渐被追求个性化所取代。大庭广众之下,从越来越厚的松糕鞋到新潮前卫吊带裙、超短裙、露肚脐的半截装、短背心,女孩子们无所顾忌地诠释着对时尚的全新理念。中老年人从看不惯到羡慕年轻人的青春活力,也终于大胆穿起了色彩斑谰的时髦衣服。尽管目前中国人的代沟依旧明显,但在对服装时尚的态度上,却已是前所未有的宽容。
从认同洋装的艰难步伐,到中山装、旗袍等民族服装屹立于世界服装之林;从“一片灰”和举国上下的西装热,到追求个性化和时装化,中国服装的百年历程,无时不与中国的政治、历史乃至经济发展、社会变革紧密相联。